碳化鎢研缽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確定:
零件圖上要求的設計尺寸和公差,是經過多道工序加工后達到的。工序尺寸是零件的加工過程中各個工序應達到的尺寸。每道工序的加工尺寸是不同的,是逐步向設計尺寸靠近的。在工藝規程中需要標注出這些工序尺寸,以做加工或檢驗的依據。
基準重合時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確定
屬于這種情況的有內、外圓柱表面和某些平面的加工,其定位基準與設計基準、工序基準都重合,同一表面需經過多道工序加工才能達到圖樣的要求。這時,各工序的加工尺寸取決于各工序的加工余量;其公差則由該工序所采用加工方法的經濟精度決定。
計算順序是由后往前逐個工序推算,即由零件圖的設計尺寸開始,一直推算到毛坯圖的尺寸,計算步驟如下。
①定毛坯總余量和工序余量。
②定工序公差最后一道工序的尺寸公差等于或小于設計尺寸公差,其余工序公差按經濟精度確定(見有關手冊)。
③求工序基本尺寸從零件圖上的設計尺寸開始, 一直往前推算到毛坯尺寸,某工序基本尺寸等于后道工序基本尺寸加上或跋去后道工序余量。
④標注工序尺寸公差最后 一道工序的公差按設計尺寸標注,其余工序尺寸公差按人體方向標注。
[例1-1]某零件孔的設計要求為$100+a..035 mm, R.值為0. 8ym,毛坯為鑄鐵件,其加工工藝路線為:毛坯一粗鏜半精鏜一精鏜一浮動鏜。求各工序尺寸。
解:首先,通過查表或憑經驗確定毛坯總余量及其公差、工序余量以及工序的經濟精度和公差值(見表2-7)。